辽宁省船舶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-ks8凯发官方网站

 辽宁省船舶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-ks8凯发官方网站
| vpn | | 旧版入口
ks8凯发官方网站

辽宁省船舶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

发布时间:2024-12-28

(批准时间:2009年 批准部门:辽宁省科技厅 主任:陈海泉)

船舶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(以下简称“重点实验室”)依托大连海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——轮机工程学科,于2000年3月组建。实验室所属的轮机工程本科专业,是全国a 专业,是省示范专业,示范教学实验中心。本科生与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国际竞争力,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英国轮机工程师学会(the institute of marine engineers)的认可并注册,从而使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拿到“国际通行证”。实验室于2009年12月获批组建为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。

重点实验室以进一步确立轮机学科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、加速船舶机电设备的国产化进程、改变我国船舶机电设备配套技术能力不足、扩大学科的知名度和提高学术研究水平、支撑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要目标设立建设内容。具体包括:

1)船用机电液一体化配套设备的检测原理、控制理论、仿真优化、性能测试与产品研制。

2)海底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关键部件研发、测试,水下多相混输流动保障技术研究。

3)轮机安全与节能研究、船舶智能化与仿真运维、排放控制与安全检测评估、故障检测和预报预警。

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海泉,教授,长期从事轮机管理技术、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教学与研究,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开发与研究。主持重点国家研发计划、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、辽宁省教育厅科技项目、大连市经信委科技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16项,企业横向合作项目20多项。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,出版著作5部,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。在船用起重机波浪补偿和减摇技术方面取得突出成绩,成果获得大连市科技发明一等奖、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、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。

重点实验室自批建以来,获大连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(海上重大件吊装减摇补偿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,2021年),中国商业联合会技进步一等奖(高海况下重大件吊装减摇关键技术与核心装,2022年)。进行6项科技成果转化,累计转化金额100万元。研发国内首套带有减摇补偿的船用起重机。

实验室目前有专职教授20人,其他研究人员和实验辅助人员14人,其中,长江学者1人,26人具有博士学位,10人具有国外博士经历,75%以上的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。

韩广冬,gdhan@dlmu.edu.cn


地址: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海路1号

邮编:116026

网站地图